从印度到上海,她的镜头里藏着这座城市的温柔

zhq 2025-07-15 阅读:30 评论:0
上海的夏天,潮湿闷热。但巨鹿路一排排浓荫蔽日的法国梧桐树,为这座城市的盛夏添上了几分童话般的温柔与想象。“我喜欢这样的夏天”,Shalaka眨着长睫毛,笑着说。对于习惯了常年23至31℃气温的她,相比寒冷的冬日,上海的夏天反倒更让她感到熟悉...

上海的夏天,潮湿闷热。

但巨鹿路一排排浓荫蔽日的法国梧桐树,为这座城市的盛夏添上了几分童话般的温柔与想象。

“我喜欢这样的夏天”,Shalaka眨着长睫毛,笑着说。

对于习惯了常年23至31℃气温的她,相比寒冷的冬日,上海的夏天反倒更让她感到熟悉和自在。

我想,这份自在,也许并不只来自温度。

身体不再被厚重的衣物、围巾和帽子层层包裹,人也因此变得坦诚、直接。就像眼前的Shalaka,她眼中的光芒,温暖明亮,让人一见便觉得亲切。

Shalaka来自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一次偶然的决定,让她和丈夫跨越万里,来到了一个从未踏足的国度——中国。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迁徙,更是一场拓展视野、丰富人生的旅程。

“我是个害羞的人,但来到上海后,我告诉自己要踏出舒适圈,勇敢地和身边的人做朋友。”Shalaka说。

于是,从第一次在小区长椅上与邻家女孩搭话,到被七岁的小朋友称作“在中国的印度妈妈”,Shalaka用真诚回应着这座城市给予的温柔与善意。每一段看似偶然的相遇,都是心与心的靠近。

她开始拿起相机,用镜头记录老弄堂的光影、广富林的晨雾、人们的笑容,并将这些片段分享于社交媒体。“我喜欢那些有历史感的地方,庙宇、古迹,还有它们背后的故事。” 她说。在她的镜头中,上海不只是高楼林立的都市,更是由一个个温暖、鲜活的瞬间拼成的生活画卷。

如今的Shalaka,早已把上海视作第二个家。

从初来乍到时的陌生与忐忑,到如今能自如地穿梭于弄堂与高楼之间,她并不急于“融入”这座城市,而是以自己的节奏,慢慢与它建立起深厚的连接。远在印度的家人、朋友,也逐渐理解为什么她如此热爱这座城市。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上海?为什么是中国?”

Shalaka笑着答道:“我的答案很简单——当下,就是最好。”

心怀温柔,世界亦以温柔相待。

Shalaka来自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一次偶然的决定,让她和丈夫跨越万里,来到中国。(本文图片均由采访对象Shalaka提供)

IP SHANGHAI: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是什么契机让您来到上海呢?

Shalaka:我出生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在我三岁的时候,全家搬去了阿联酋,因为我父亲是一名机械工程师,他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所以从小我在阿联酋长大,一直到17、18岁的时候,再次回到故乡。

我先生的成长经历同样非常国际化。他出生在印度班加罗尔——一座充满多元文化的城市,但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他童年时在肯尼亚生活。12岁那年,他随家人搬回印度。大学毕业后,前往德国攻读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并在那里开始了工作。我们结婚后,他又在阿联酋找到一份工作,但对那里的文化氛围并不太适应。后来,就有了中国的故事——我丈夫机缘巧合收到一家中国公司的面试邀请,实际上这家公司在迪拜也设有办公室。于是先生就问我,是去迪拜,还是中国?我在迪拜长大,对那里早没有新鲜感了,因此当他说起中国的时候,我立刻就觉得这可能是一次特别的经历,一个全新的开始。于是我说:“好啊,去中国,为什么不试试呢?”

对Shalaka来说,中国之行是一次特别的经历,一个全新的开始。

IP SHANGHAI:初来乍到,如何快速融入当地社区?有没有什么小妙招可以分享?

Shalaka:刚开始的确会有些不习惯,因为我在上海一个朋友也没有。但我意识到,不能坐等朋友从天而降,人必须走出舒适区,没有其他选择。于是我会去附近的小店买菜,有一天,当我坐在小区的长椅上照顾几只猫时,看到一个女孩也走向那只猫。也不知为何,我鼓起勇气跟她聊了起来,幸运的是她会一点英文。你可能不会相信,当天她就邀请我去她家,我们聊得很投缘,她提出可以教我中文,而我则教她英文。于是从那天起,我几乎每周去她家四五次,持续了两个月,她是我在上海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来到上海,Shalaka告诉自己要走出舒适圈。

IP SHANGHAI:在上海生活期间有没有经历过文化冲击?有没有什么瞬间改变了您的看法?

Shalaka:来上海后,我发现这里的人真的很友善。只要你尊重当地文化、遵守法律,完全可以自在地生活。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移动支付的便利。我几乎不用带现金出门,非常方便。而且这座城市真的非常安全,就拿我来说,晚上十点我还能在小区附近跑步,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这在很多其他国家的城市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有一个需要适应的地方就是语言。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学习起来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我见过很多外国人都说得很流利,所以我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是饮食习惯。对我们印度人来说,我们做饭时用很多香料,但上海的食物可能偏淡了些,不够辣,但这也是种新的体验。说实话,我觉得没有哪个地方比这里更好了。

Shalaka镜头下的上海,现代和古典完美融合。

IP SHANGHAI:是什么激发您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上海的生活?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反馈?

Shalaka:其实我以前并不太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来上海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尤其当我看到别人因为我的分享,对上海的印象发生了变化,我就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毕竟,电视或网络上的内容,常常与真实生活相去甚远,我希望大家知道,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美丽又温暖的城市,这里的人们真的很了不起。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是艺术家,只是很多人还没发现自己内心的那份创造力。就像我喜欢摄影,那一直是我的热情所在。而我认为自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能在万物中发现美。在上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他们都在努力生活,奔赴自己的理想,我觉得这一切都非常动人。

Shalaka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在上海遇见的美好瞬间。

IP SHANGHAI:生活在上海,您觉得中印文化之间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Shalaka:我觉得最相似的,是对家庭和传统的重视,比如尊老爱幼,这些在今天的西方社会里已经越来越少见了。虽然独立是好事,但有时候太过强调个人主义反而会让我们忘了自己的根。我始终认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文化,记得自己的出身。这种对家庭的依恋、不忘传统的精神,在当今人人都追求“现代化”的社会里,其实格外珍贵。

还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中国人真的非常勤奋努力。这一点和印度人很像。我们总是在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就拿我父亲来说吧,他虽然已经退休了,但现在仍然在工作。我很欣赏这种精神——始终让自己忙碌于有意义的事,为自己的人生不断付出,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生活态度。

Shalaka认为,对家庭和传统的重视,是中印文化中相似的地方。

IP SHANGHAI:作为普通人,当面对误解或偏见时,我们该如何改善彼此的认知?您通常如何应对?

Shalaka:以宽容之心待人,这是我一贯的信念。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把自己不安的情绪投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而不是针对谁。当然,人不可能永远保持正能量,但要始终保持一颗包容的心。

到目前为止,我在上海的生活都很有趣。我喜欢摄影,总是忍不住到处拍照,记录每一个画面。我喜欢那些有历史感的东西,比如庙宇、古迹,还有它们背后的故事——从过去到现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或许是因为我喜欢记录美好的事物,遇到的人都充满善意,而这已经逐渐变成一种日常。

Shalaka喜欢上海有历史感的一面。樊晔亲 图

IP SHANGHAI:有没有什么让您感到特别温暖的瞬间?

Shalaka:有一次下雨,我拎着包出门去见朋友学中文。路上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正急匆匆地往家走,其中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录音机。我停下来问:“你们在听英文吗?”她们点点头,我便跟她们聊了起来,原来那位妈妈正在教女儿学英语。

后来,我们常常见面,一起出去野餐、散步……渐渐变成了朋友。最让我感动的一次,是有天我们坐在车里,小女孩多多突然抱住我,说:“Shalaka,你是我在中国的印度妈妈。”她才7岁,我当时真的差点就哭了。那一刻,是我在中国最甜蜜、最温暖的回忆。从那以后,他们成了我在这里最亲密的家人。

心怀温柔,世界亦以温柔相待。

IP SHANGHAI:您最欣赏上海的什么?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地标、公园或街道?为什么?

Shalaka:我有一个“打卡清单”,每个星期我和我先生都会从中选一个地方去探索。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广富林,它很特别,拥有古今结合的特色。

IP SHANGHAI:如果要向海外的朋友介绍上海,您会怎么形容这座城市?

Shalaka:一个词根本不够。这里有热情的人、好吃的食物,到处充满绿色,到处充满活力。只要你愿意敞开心扉、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尊重当地文化,你完全可以在这里好好生活,就像我一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